深入理解Spring-之-源码剖析AOP(注解方式)

上一篇文章我们从XML 配置文件的方式剖析了AOP的源码,我们也说了,虽然现在用XML配置的几乎没有了,但作为学习的例子,XML配置仍然是我们理解Spring AOP 的一个绝好的样本,但作为一个由追求的程序员,我们天天使用的注解方式的AOP 肯定也是要去看看到底是如何实现的。现在有了之前阅读 XML 配置的源码的基础,今天我们来阅读注解方式的源码也变得轻松起来。

还记得我们之前说过,XML 配置的AOP是使用 ProxyFactoryBean ,实现了 FactoryBean的接口,而FactoryBean是Spring特意留给开发者们扩展的接口,而Spring 留给开发者们不止一个扩展接口,比如 BeanPostProcess 接口,实现着接口就可以在每个Bean的生成前后做一些增强或自定义(具体Spring 留给我们有哪些扩展接口,楼主有机会将会再写一篇文章解析)。

接下来就要好好讲讲我们上篇文章漏讲的接口设计。这是我们理解 AOP 的基础。

先从 ProxyFactoryBean 讲起,这个熟悉的哥们。

1. ProxyFactoryBean 类结构

1.1 ProxyCreatorSupport 类结构图

它继承了 ProxyCreatorSupport 这个类,这个类很重要,我们看看该类结构

该类有2个重要的方法,分别是获取代理工厂,创建代理。那么代理工厂是什么呢?AopProxyFactory ,是个接口,只定义了一个方法:AopProxy createAopProxy(AdvisedSupport config) throws AopConfigException, 并且该接口目前只有一个默认实现类:DefaultAopProxyFactory,该类主要重写了接口方法 createAopProxy, 内部逻辑是根据给定的类配置来创建不同的代理 AopProxy,那么 AopProxy 是什么呢?就是真正创建代理的工厂,他是一个接口,有3个实现:

1.2 AopProxy 接口

1.3 AopProxy 继承结构

从名字上可以看出来,一个是 JDK 动态代理,一个是 Cglib 代理,ObjenesisCglibAopProxy 扩展了它的父类 CglibAopProxy,在 DefaultAopProxyFactory 的实现里,使用的就是 ObjenesisCglibAopProxy 来实现 Cglib 的代理。他们分别实现了自己的getProxy 方法用以创建代理。我们看看这两个类的继承结构:

1.4 JdkDynamicAopProxy 继承结构

1.5 CglibAopProxy 继承结构没什么,主要是众多内部类

可以看到哟非常多的内部类,这些内部类是为了实现了 Cglib 的各种回调而实现的。主要实现了 MethodInterceptor 接口,
Callback 接口,Joinpoint 接口,Invocation 接口等待,总之是实现了Spring 的 cglib 模块的各种接口。

说了那么多,我们回来看看 ProxyCreatorSupport ,下面是 ProxyCreatorSupport 的继承结构

2. ProxyCreatorSupport 类继承图

该类有3个子类, 其中就有一个我们熟悉的 ProxyFactoryBean,该类实现了我们熟悉的 FactoryBean,还有一个可以获取容器内Bean的 BeanFactoyAware 接口,第二个是陌生的 AspectJProxyFactory 类,该类是用于集成 Spring 和 AspectJ 的。而最后一个类ProxyFactory 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Spring 的类注释说:用于编程使用的AOP代理,而不是在bean工厂中通过声明式设置。这个类提供了一种简单的方法,可以在定制的用户代码中获取和配置AOP代理实例,大概意思就是通过编程的方式获取Bean 代理吧,而不是通过配置文件的方式。我们今天就可以见识到。

3. AnnotationAwareAspectJAutoProxyCreator 类

这个类的名字很长,为什么要说这个类呢?还记得我们刚开始说的 BeanPostProcessor 扩展接口吗?我们说该接口是spring 留给开发人员自定义增强bean的接口。而该类则实现了该接口,看名字也知道,该类是根据注解自动创建代理的创建者类。我们看看他的类图:

可以看到,最底层的该类实现了 BeanPostProcessor 接口,可以在每个bena生成前后做操作。该类由 Rod Johnson 编写,注释上是这么说的:任何AspectJ注释的类都将自动被识别,它们也会被识别。和我们预想的一致。

我们知道了 AnnotationAwareAspectJAutoProxyCreator 是根据注解自动创建代理,而该类也算是 ProxyBean 的代理,那么,和它一样继承抽象父类的其他几个类的作用是什么呢?来都来了,就看看吧!我们看看类图:

可以看到该类由4个实现:他们实现了不同的创建代理的方式:

  1. 匹配Bean的名称自动创建匹配到的Bean的代理,实现类BeanNameAutoProxyCreator
  2. 根据Bean中的AspectJ注解自动创建代理,实现类AnnotationAwareAspectJAutoProxyCreator,也就是我们今天说的注解类。
  3. 根据Advisor的匹配机制自动创建代理,会对容器中所有的Advisor进行扫描,自动将这些切面应用到匹配的Bean中,实现类DefaultAdvisorAutoProxyCreator
  4. InfrastructureAdvisorAutoProxyCreator,该类只在 AopConfigUtils 中的静态块用到,该类的注释:自动代理创建者只考虑基础设施顾问bean,忽略任何应用程序定义的顾问。意思应该是只是Sprnig的基础代理,开发者的应用会忽略。有知道的同学可以告诉我。

加上我们的ProxyFactoryBean,一共5种实现方法。从这里可以看出Spring 对于扩展的软件设计是多么优秀。

那么我们就来看看 AnnotationAwareAspectJAutoProxyCreator 是如何创建代理的。我们说 BeanPostProcessor 是Spring 留给我们扩展的接口,那么他是如何定义的呢?我们看看该接口:

1
2
3
4
public interface BeanPostProcessor {
Object postProcessBeforeInitialization(Object bean, String beanName) throws BeansException;
Object postProcessAfterInitialization(Object bean, String beanName) throws BeansException;
}

该接口定义了两个方法,一个是在bean初始化之前执行,一个是在bean初始化之后执行。也就是说,开发者可以在这两个方法中做一些有趣的事情。我们看看 AnnotationAwareAspectJAutoProxyCreator 是如何实现该方法的。实际上 AnnotationAwareAspectJAutoProxyCreator 的抽象父类已经实现了该方法,我们看看是如何实现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Override
public Object postProcessBeforeInitialization(Object bean, String beanName) {
return bean;
}

/**
* Create a proxy with the configured interceptors if the bean is
* identified as one to proxy by the subclass.
* @see #getAdvicesAndAdvisorsForBean
*/
@Override
public Object postProcessAfterInitialization(Object bean, String beanName) throws BeansException {
if (bean != null) {
Object cacheKey = getCacheKey(bean.getClass(), beanName);
if (!this.earlyProxyReferences.contains(cacheKey)) {
return wrapIfNecessary(bean, beanName, cacheKey);
}
}
return bean;
}

before 方法直接返回了bean,并没有做什么增强操作,重点在after方法,我们可以看该方法的注释:如果bean是由子类标识的,那么就创建一个配置的拦截器的代理。Spring 就是在这里创建了代理,我们进入关键方法 wrapIfNecessary 看看。该方法用来包装给定的Bean。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protected Object wrapIfNecessary(Object bean, String beanName, Object cacheKey) {
if (beanName != null && this.targetSourcedBeans.contains(beanName)) {
return bean;
}
if (Boolean.FALSE.equals(this.advisedBeans.get(cacheKey))) {
return bean;
}
if (isInfrastructureClass(bean.getClass()) || shouldSkip(bean.getClass(), beanName)) {
this.advisedBeans.put(cacheKey, Boolean.FALSE);
return bean;
}

// Create proxy if we have advice.
Object[] specificInterceptors = getAdvicesAndAdvisorsForBean(bean.getClass(), beanName, null);
if (specificInterceptors != DO_NOT_PROXY) {
this.advisedBeans.put(cacheKey, Boolean.TRUE);
Object proxy = createProxy(
bean.getClass(), beanName, specificInterceptors, new SingletonTargetSource(bean));
this.proxyTypes.put(cacheKey, proxy.getClass());
return proxy;
}

this.advisedBeans.put(cacheKey, Boolean.FALSE);
return bean;
}

我们已将可以看到一个关键一行代码:Object proxy = createProxy(bean.getClass(), beanName, specificInterceptors, new SingletonTargetSource(bean)),创建一个代理,该方法携带了bean的Class对象,benaName, 通知器数组,还有一个包装过的单例Bean,我们看看该方法实现(该方法对于我们来说已经到终点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protected Object createProxy(
Class<?> beanClass, String beanName, Object[] specificInterceptors, TargetSource targetSource) {

if (this.beanFactory instanceof ConfigurableListableBeanFactory) {
AutoProxyUtils.exposeTargetClass((ConfigurableListableBeanFactory) this.beanFactory, beanName, beanClass);
}

ProxyFactory proxyFactory = new ProxyFactory();
proxyFactory.copyFrom(this);

if (!proxyFactory.isProxyTargetClass()) {
if (shouldProxyTargetClass(beanClass, beanName)) {
proxyFactory.setProxyTargetClass(true);
}
else {
evaluateProxyInterfaces(beanClass, proxyFactory);
}
}

Advisor[] advisors = buildAdvisors(beanName, specificInterceptors);
proxyFactory.addAdvisors(advisors);
proxyFactory.setTargetSource(targetSource);
customizeProxyFactory(proxyFactory);

proxyFactory.setFrozen(this.freezeProxy);
if (advisorsPreFiltered()) {
proxyFactory.setPreFiltered(true);
}

return proxyFactory.getProxy(getProxyClassLoader());
}

我们能够看到其中有一行让我们激动的代码,就是 ProxyFactory proxyFactory = new ProxyFactory(),创建了一个ProxyFactory 对象,我们刚刚说过,该对象和ProxyFactoryBean一样,继承了 ProxyCreatorSupport, 因此也就和 ProxyFactoryBean 一样拥有了 getProxy 方法,到这里,我们的一切都豁然开朗。当然上面几行代码是设置了通知器链。我们先按下不表。

ProxyFactoryBean 扩展了 FactoryBean 接口, AnnotationAwareAspectJAutoProxyCreator 扩展了 BenaPostProcessor 了接口,其目的都是在Bean生成的时候做增强操作,Spring 通过这两种方式,完成了两种不同的代理生成方式,但最终都是继承了 ProxyCreatorSupport 类,该类才是生成代理的核心类。

我们可以看看XML 配置方式和 注解方式的方法堆栈调用图,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XML 配置方式堆栈图

注解配置方法堆栈图

我们可以看到两者在AbstractBeanFactory 的 doGetBean 方法开始分道扬镳,走向了不同的逻辑,那么我们看看到底哪里不同,直接看代码:我们看XML配置堆栈,在258行:

从这里进入,该方法做了些什么呢?为什么让他们走向不同的路线?我们看看该方法:

该方法有个重要的判断:是否是 FactoryBean 的子类型,很明显,我们的XML配置的ProxyFacoroyBean 返回 false,而注解方式的Bean则返回 false,ProxyFacoroyBean 会一直向下走,直到创建代理,而注解方式则会直接返回。走到302行:

注解方式会执行 getSingleton 方法,最后触发 createBean 回调方法,完成创建代理的过程。

到此为止,现在我们知道了到 XML 配置方式的 AOP 和注解的方式AOP 的生成区别。我们可以开始总结了。

4. 总结

首先,通过分析源码我们知道注解方式和 XML 配置方式的底层实现都是一样的,都是通过继承 ProxyCreatorSupport 来实现的,不同的通过扩展不同的 Spring 提供的接口,XML 扩展的是FactoryBean 接口, 而注解方式扩展的是 BenaPostProcessor 接口,通过Spring 的扩展接口,能够对特定的Bean进行增强。而 AOP 正式通过这种方式实现的。这也提醒了我们,我们也可以通过扩展 Spring 的某些接口来增强我们需要的 Bean 的某些功能。当然,篇幅有限,我们这篇文章只是了解了XML 配置方式和注解方式创建代理的区别,关于如何 @Aspect 和 @Around 的底层实现,还有通知器的底层实现,我们还没有分析,但我们隐隐的感觉到,其实万变不离其宗,底层的也是通过扩展 advice 和 pointcut 接口来实现的。 我们将会在后面的文章继续分析 AOP 是如何编织通知的。

good luck !!!!


深入理解Spring-之-源码剖析AOP(注解方式)
http://thinkinjava.cn/2017/12/09/2017/2017-12-09-深入理解Spring-之-源码剖析AOP(注解方式)/
作者
莫那·鲁道
发布于
2017年12月9日
许可协议